展會(hui) 直通車

業(ye) 界動態

理性看待當前紡織經濟麵臨(lin) 的十大問題

來源:全球紡織網 | 發布日期:2008-01-28
    2007年,我國GDP和CPI增幅在連創新高中高調收尾。種種跡象表明,

    2007年中國經濟已近繁榮周期的頂部。盤點2007年中國紡織業(ye) ,總體(ti) 仍呈現出平穩較快的發展態勢,產(chan) 業(ye) 升級的拐點已經出現,由於(yu) 成本的不斷提高和環境的變化,紡織企業(ye) 兩(liang) 極分化正在加劇,而產(chan) 能過剩、出口增速減緩、投資反彈壓力加大等問題更是在2007年相繼暴露。可以說,2008年對於(yu) 紡織服裝行業(ye) 而言,可謂“形勢嚴(yan) 峻”。在中國紡織服裝產(chan) 業(ye) 麵臨(lin) 發展拐點的關(guan) 鍵時刻,知名業(ye) 界專(zhuan) 家、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紡織商業(ye) 周刊總編輯樊敏、中國第一紡織網總編輯汪前進分別給出了精辟分析與(yu) 判斷。
              
    一、宏觀調控
             
    汪前進介紹,隨著我國宏觀經濟的快速發展,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的紡織產(chan) 業(ye) 對GDP的貢獻率正逐漸降低,紡織行業(ye) 發展越來越多地麵臨(lin) 著資源、環境約束加劇,人民幣持續升值,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增強等新的挑戰。在新的形勢下,政策的調控性傾(qing) 向開始發生明顯變化。特別是明年將實行從(cong) 緊的貨幣政策,嚴(yan) 格控製貨幣信貸總量和投放節奏,紡織企業(ye) 將麵臨(lin) 更大的貸款難度、更高的融資成本、更嚴(yan) 的資金監管。而2008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節能減排,紡織下遊的印染環節將是監管、治理重點,瓶頸難以打開,企業(ye) 可謂腹背受敵,對於(yu) 產(chan) 能已經過剩、迫切需要進行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的紡織行業(ye) 來說,大環境變化帶來的壓力實在不小。這種壓力在2008年將主要集中體(ti) 現在三個(ge) 方麵:
              
    一是產(chan) 能過剩導致競爭(zheng) 加劇,而且這種局麵難以在短時期內(nei) 改變。產(chan) 能過剩一直是困擾紡織服裝業(ye) 利潤提升的最大問題,對比投資增速與(yu) 出口和國內(nei) 衣著消費的增速發現,近年來絕大部分時間投資增長均領先消費和出口增長,因此高投資所積累的供給必然會(hui) 有進一步釋放的要求。據此判斷,2008年紡織服裝出口增速將繼續小幅回落,內(nei) 需形勢仍以平穩增長為(wei) 主,尚不足以完全消耗過剩的常規產(chan) 品,產(chan) 能過剩有可能達到白熱化,以產(chan) 能擴張和同質化初級產(chan) 品貼牌出口為(wei) 主的行業(ye) 增長模式必將被淘汰。
              
    二是生產(chan) 、政策成本的增加難以向下遊順利轉移。紡織行業(ye) 2007年承受了一係列政策和環境的變化。紡織品和服裝出口退稅分別下調了兩(liang) 個(ge) 點,人民幣升值超過6%,央行多次提高利率、工資增長速度加快等。在東(dong) 部沿海地區,2007年工資增幅超過20%,是2002年以來增長最高的一年。2008年新的《勞動合同法》的出台,企業(ye) 的勞務成本還將進一步增加。此外,我國紡織行業(ye) 的生產(chan) 原料、勞動力成本、能源成本等在持續不斷上升,市場競爭(zheng) 壓力的加劇卻使得企業(ye) 無法通過產(chan) 品提價(jia) 全部轉嫁成本,致使銷售成本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行業(ye) 主營業(ye) 務盈利能力逐漸削弱,企業(ye) 平均利潤空間越來越小。
              
    三是紡織品服裝需求增長前景不確定性日益增高。從(cong) 內(nei) 部環境看,宏觀調控和銀根收緊必將影響中國經濟增長和紡織品需求增長,我國控製貿易順差和紡織品出口增長的決(jue) 心可以看出端倪,如果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下調和人民幣升值之勢繼續的話,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必將受到較大的影響。而從(cong) 外部環境看,全球信用危機以及美國、歐洲的經濟增長減緩的趨勢也成定局,國外市場對我國市場成衣和麵料的消化力增長明顯受限,美元貶值、原油價(jia) 格持續攀升以及日趨頻繁的貿易磨擦對於(yu) 我國紡織市場的影響都將是深遠而且直接的。
              
    二、全麵通脹
              
    樊敏認為(wei) ,目前,我國存在四個(ge) 方麵的通脹壓力:
              
    1、2007年初國家預期國內(nei) 的通貨膨脹達2%-3%。而實際上,2007年消費者價(jia) 格指數(CPI)連創新高:2%,2.7%,3.3%,3.1%,3.4%,4.4%……6.9%,1-11月CPI為(wei) 6.9%。正是由於(yu) 某種程度對通脹預期的低估,導致政策調控的滯後,這種低估通脹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已經顯現,物價(jia) 上漲已經形成了通脹預期,這種預期有可能使結構性矛盾轉化為(wei) 全麵性矛盾。
              
    2、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勞動力等資產(chan) 價(jia) 格長期偏低,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價(jia) 格上升是必然趨勢,但問題是如果這些成本上升過快,就會(hui) 形成過大的通脹壓力和通脹預期。
              
    3、股市、樓市兩(liang) 大資產(chan) 價(jia) 格大幅上漲,其所表現出的財富效應將進一步推動物價(jia) 和勞動力價(jia) 格上漲,人們(men) 的通脹預期已然普遍存在。
              
    4、流動性過剩的現狀短期內(nei) 得不到根本性的解決(jue) ,這樣的環境下,物價(jia) 上漲將有可能演化成比較嚴(yan) 重的通脹後果。
              
    三、貨幣從(cong) 緊政策
              
    樊敏介紹,為(wei) 抑製通脹,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在部署2008年經濟工作時明確提出,2008年要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cong) 緊的貨幣政策。國家具體(ti) 將收緊貨幣發行量和信貸規模,來防止股市、樓市的泡沫繼續擴大。但樊敏同時指出,業(ye) 界更要清楚的認識到貨幣從(cong) 緊政策的實施,對傳(chuan) 統的勞動密集行業(ye) 影響非常大,紡織業(ye) 尤為(wei) 突出。
              
    1、紡織企業(ye) 長期以來利潤率水平較低,資金需求對銀行信貸的依賴程度較高。一旦銀根緊縮,這種簡單型經營性企業(ye) 將麵臨(lin) 很大的資金風險。
              
    2、紡織企業(ye) 對未來中國經濟形勢的樂(le) 觀預期,始終認為(wei) 靠擴大規模和不斷地技術改造就可以謀求生存發展。目前,紡織行業(ye) 投資增速仍在高位運行,2007年1-10月,紡織行業(ye) 固定資產(chan) 投資完成2031.63億(yi) 元,同比增長31.75%,增速比2007年上半年增長6個(ge) 百分點。但是1-10月全行業(ye) 毛利率為(wei) 10.57%,虧(kui) 損麵為(wei) 17.68%。可見在如此嚴(yan) 峻的形勢下,紡織企業(ye) 如果不保持頭腦清醒和穩健經營思路的話,2008年將會(hui) 有更多企業(ye) 麵臨(lin) 被淘汰的風險。
              
    汪前進此前指出,2007年以來,我國紡織行業(ye) 在人民幣持續升值、要素成本壓力增大、宏觀調控力度加大等多項“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漸由入世後高速增長的釋放期回歸到正常增長期。而這種由量的提升轉變為(wei) 質的飛躍,也必然會(hui) 伴隨著轉型的“痛苦”。事實上行業(ye) 內(nei) 這種凋敝的情況已經蔓延到很多地方。現在還隻是開始,紡織品服裝行業(ye) 將經曆一場大洗牌,行業(ye) 震蕩不可避免,一大批中小企業(ye) 很可能將被淘汰出局。
              
    汪前進介紹,紡織企業(ye) 近期開機狀況已經很不理想,資金緊張,采購捉襟見肘,更有一些紡織廠甚至在開始考慮轉行。而日前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明年將實行從(cong) 緊的貨幣政策,嚴(yan) 格控製貨幣信貸總量和投放節奏。這對於(yu) 產(chan) 能已經過剩、迫切需要進行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的紡織行業(ye) 來說,壓力實在不小。各方當前應當關(guan) 注的是,在實行從(cong) 緊的貨幣政策下,怎樣及時調整經營思路,以渡過難關(guan) 。
              
    四、持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為(wei) 落實從(cong) 緊的貨幣政策要求,繼續加強銀行體(ti) 係流動性管理,抑製貨幣信貸過快增長,中國人民銀行決(jue) 定從(cong) 2008年1月25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ge) 百分點。這是進入2008年以來中國首次動用這個(ge) 貨幣政策工具。
              
    汪前進認為(wei) ,2007年可謂中國金融市場的“政策密集調控年”,六次加息、十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頻率之快,曆史罕見。這也極大地壓迫著紡織企業(ye) 的“神經”。央行提高銀行貸款利率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對企業(ye) 最直接的影響是增加了融資成本,特別是企業(ye) 利息支出增加十分明顯,對企業(ye) 的生產(chan) 經營產(chan) 生了明顯的影響。數據顯示,2007年1-11月,紡織規模以上企業(ye) 財務費用同比大幅增加了26.48%,較前一年上升了7.78個(ge) 百分點。其中,利息支出284億(yi) 元,同比增長26.22%,上升8.49個(ge) 百分點,是行業(ye) 利潤增速下半年較上半年明顯回落的一個(ge) 重要原因。預計加息效應對於(yu) 行業(ye) 成本的影響在2008年將會(hui) 繼續體(ti) 現。
              
    五、人民幣加速升值
              
    樊敏判斷,2008年,人民幣在2007年升值基礎上會(hui) 進一步加速升值,預計升值幅度可達8%-10%。原因有三個(ge) 方麵:一、資本項目、外貿雙順差大幅增加的現狀仍在持續,我國外匯儲(chu) 備仍將大幅增加,預計2007年我國外匯儲(chu) 備將接近1.4萬(wan) 億(yi) 美元,2008年至少在1.6萬(wan) 億(yi) 美元;二、自匯改以來,人民幣累計升值約達10%,但在全球匯率體(ti) 係下,歐元、加元、澳元等升值幅度也在15%以上,與(yu) 這些貨幣相比,人民幣匯率升值幅度仍然不夠;三、現行人民幣匯率政策的負麵效應正逐步顯現,由於(yu) 沒有采取一步到位的升值方式導致大量熱錢流入,致使流動性過剩或泛濫的局麵難以短期改觀,股市和房市的泡沫有可能繼續加劇,引發全麵通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免責聲明:伟德国际英国對紡織貿促網上所刊登信息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請您自行甄別。由於信賴本網任何信息所產生的風險或損失均由您自行承擔,與我會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