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hui) 直通車
創新人物解讀07創新“關(guan) 鍵詞”:機製創新使創新有章可循
山東(dong) 濱州亞(ya) 光毛巾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延平:
亞(ya) 光的定位就是國際化,國際化就是要在各個(ge) 方麵按照國際規則、國際標準來做事。國際化離不開創新,亞(ya) 光通過三個(ge) 支柱來實現國際化:文化亞(ya) 光、科技亞(ya) 光、現代亞(ya) 光。
其中,文化亞(ya) 光的內(nei) 涵就是品牌亞(ya) 光,走品牌發展之路。在文化亞(ya) 光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我們(men) 主要考慮五個(ge) 方麵:
一是打造學習(xi) 型組織、創新型組織,團隊創新是非常重要的;二是組織裏麵的每個(ge) 人都要有悟性,也就是有經商嗅覺,要知道怎麽(me) 做能使企業(ye) 獲得利潤,對國內(nei) 的商業(ye) 因素、政策因素和國內(nei) 外的運行規則要清楚;三是目標要著眼於(yu) 未來,在這方麵我們(men) 推崇的是服務理念;四是有容乃大,把這方麵的有識之士集中到亞(ya) 光這個(ge) 平台上來,使他們(men) 發揮長處,建功立業(ye) ;五是中西文化結合,比如在我們(men) 的建功立業(ye) 方麵與(yu) 消費者認可當中,時時刻刻地體(ti) 現了一個(ge) “德”字。
在“科技亞(ya) 光”這方麵,我們(men) 具有企業(ye) 的開發創新隊伍和管理團隊,這一塊也是對文化創新、品牌創新的不斷完善,2007年我們(men) 也被納入國際研發中心。
在“現代亞(ya) 光”上,為(wei) 了更好地支撐我們(men) 品牌的發展,在企業(ye) 管理、人才配置上,我們(men) 下了大工夫。
現在我們(men) 雖然做得還不夠好,但是我們(men) 的目標已經確立,我們(men) 的創新團隊、學習(xi) 型組織已經建好。不光是在國內(nei) 還是在國外我們(men) 在廣招人才,讓各類人才發揮聰明才智,共同打造亞(ya) 光這個(ge) 品牌,目標就是國際化。
浙江海寧經編產(chan) 業(ye) 園區管委會(hui) 主任 沈順年:
如何將政府職能跟企業(ye) 文化相結合,發揮出各自的優(you) 勢?我覺得既要把握好方針政策又要為(wei) 企業(ye) 服務,既要適應宏觀的大形勢,又要把握企業(ye) 的業(ye) 績,我覺得體(ti) 製、機製的創新是很重要的。
作為(wei) 海寧經編產(chan) 業(ye) 園區的負責人,我的工作定位是:服務第一,為(wei) 園區企業(ye) 服務,去做那些一家一戶做不了的事情。如2005年與(yu)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合作建立“紡織工業(ye) 經編產(chan) 品檢測中心”和“紡織工業(ye) (華東(dong) )家用紡織品檢測中心”,2006年通過審批成為(wei) 國家級實驗室,可與(yu) 美國、歐洲、日本等34個(ge) 國家與(yu) 地區的44個(ge) 實驗室實現互認,成為(wei) 國內(nei) 惟一一家國家級經編產(chan) 品檢測中心;從(cong) 2006年開始我們(men) 已連續舉(ju) 辦兩(liang) 屆海寧中國經編服裝設計大賽,今年還要舉(ju) 辦第三屆;作為(wei) 中國伟德国际英国工業(ye) 協會(hui) 的副理事長,我還積極參與(yu) 伟德国际英国行業(ye) 標準的製訂等等,這些工作的目的就是一個(ge) :推動和引導企業(ye) 走創新之路。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目前海寧經編產(chan) 業(ye) 園區已具備生產(chan) 1000多種經編產(chan) 品的能力,企業(ye) 每年開發的國家級、省級新產(chan) 品都在10~20個(ge) ,其中省級以上新產(chan) 品50個(ge) ,獲專(zhuan) 利120項。園區現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e) 2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ye) 2家。
我堅信,紡織永遠是朝陽產(chan) 業(ye) ,古往今來,誰不穿衣服?誰不愛穿好衣服?這就要靠我們(men) 不斷創新,不斷推出新的產(chan) 品來。過去,很多人不知道什麽(me) 是經編,兩(liang) 屆經編大賽下來,知道的人就多起來了,開發設計的力量也加強了;紡織還是高技術產(chan) 業(ye) ,比如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可用於(yu) 航空、航天領域。但與(yu) 發達國家相比,我們(men) 的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才剛剛起步,無論數量上還是水平上都遠遠不夠,發展潛力大得很!今後我們(men) 的創新將會(hui) 瞄準“兩(liang) 頭”,在高性能纖維和產(chan) 品後整理上下工夫,使海寧經編再上一個(ge) 新台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