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hui) 直通車
2008中國紡織分析與(yu) 預測(應對策略篇)
中國紡織工業(ye) 協會(hui) 副會(hui) 長、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楊東(dong) 輝:提升家紡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軟實力
2007年,對於(yu) 家紡行業(ye) 來說,在雙高(即高成本、高風險)形勢下,在冷熱的博弈中堅持過來了,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家紡行業(ye) 得到了穩定的發展。2008年,應該說家紡行業(ye) 麵臨(lin) 的問題和困難,與(yu) 整個(ge) 紡織行業(ye) 一樣有許多共性的問題,也有自己特殊的、急需解決(jue) 的問題。特別是在後奧運時期,我們(men) 又麵臨(lin) 著新的挑戰,如何應對這些挑戰?我們(men) 今年的工作重點將是提高家紡行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的軟實力。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家紡產(chan) 業(ye) 要有創新和創意。對於(yu) 家紡行業(ye) 來說,怎樣創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應該有很大的潛在市場。
二是要有特色。家紡行業(ye) 這幾年的發展,同質化現象比較嚴(yan) 重,如何體(ti) 現出特色,對於(yu) 家紡行業(ye) 非常重要。我們(men) 的企業(ye) 不一定都做加法,我們(men) 要學會(hui) 做減法,就像園藝工人一樣,要修枝剪葉。你要向最精、最好、附加值最高方向發展,一定要做出自己的特色,這樣才能夠提升你的核心競爭(zheng) 力。
三是綠色競爭(zheng) 。家紡行業(ye) 發展得很快,企業(ye) 都互相挖人才、搶人才。因此我們(men) 提出“綠色競爭(zheng) ”的理念,就是建議企業(ye) 要培養(yang) 自己的人才,協同競爭(zheng) 。這樣才能夠使行業(ye) 麵對2008年更嚴(yan) 峻的形勢。
家用紡織品與(yu) 消費者的生活方式緊密相關(guan) ,所以它的創新就要反映我們(men) 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們(men) 提出了軟裝飾文化,讓軟裝飾文化更好的應用到家居當中,才能更好地與(yu) 消費者生活結合在一起。家紡行業(ye) 提供一個(ge) 軟裝飾文化的新理念,使得我們(men) 在裝飾上更加和諧,回到家裏感受到一種零負擔環境中。
可以說,服飾文化是張揚的一種文化,而室內(nei) 的軟裝飾文化,是一種交融的文化。是跟人的心理、生理是交融的。我們(men) 不僅(jin) 僅(jin) 提供的是家居內(nei) 部使用的紡織品,而是要營造一種軟文化、溫馨的、和諧的家居環境。
中國紡織工業(ye) 協會(hui) 副會(hui) 長、中國棉紡織行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徐文英:棉紡織行業(ye) 將出現新一輪結構調整
2007年,中國棉紡織行業(ye) 雖然也受到了出口退稅下調、人民幣升值,尤其是進口棉滑準稅提高等外部環境的影響,但仍然保持了平穩、快速的增長,在投資、利潤和出口等方麵,有較大的增幅。但受國際經濟、貿易環境的影響,棉紡織行業(ye) 出口增長出現回落。主要的產(chan) 品,紗、布、牛仔布、色織布出口都出現了負增長。出口的減少使大量的產(chan) 品轉向內(nei) 銷,使得國內(nei) 市場競爭(zheng) 加劇,很多企業(ye) 雖然產(chan) 能增加了但效益並沒有增加。
2008年的形勢,對於(yu) 棉紡業(ye) 將更為(wei) 嚴(yan) 峻。棉紡行業(ye) 將迎來新一輪結構調整。表現在產(chan) 能、尤其是常規產(chan) 品的產(chan) 能,已經供大於(yu) 求。如40支和32支紗以及一些牛仔用紗和牛仔布,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麽(me) 效益,去年行業(ye) 68%的企業(ye) 利潤率隻有0.4%。那麽(me) 我們(men) 行業(ye) 的利潤從(cong) 哪來的呢?是大約30%的企業(ye) 實現的。隻有30%的企業(ye) 實現的利潤率在3.7%以上,而其中有9%的企業(ye) 利潤率在10%以上。這9%的企業(ye) 是如何達到10%以上的利潤率的呢?主要原因是他們(men) 的產(chan) 業(ye) 鏈相對完整。如果光是紡紗、織布基本上沒有利潤。有的企業(ye) 還有棉田,做染整、織布、服裝,這樣的企業(ye) 利潤比較好。另外一個(ge) 是家紡,事實上,很多棉紡企業(ye) 也做家紡產(chan) 品,這是體(ti) 現我們(men) 行業(ye) 效益增長的原因之一。
2008年,我們(men) 估計還是能夠保持平穩增長,但是增長的幅度會(hui) 下降。當然,有些不利因素還是要麵對的:
比如為(wei) 了保護棉農(nong) 的利益,對棉花進口征收滑轉稅,盡管今年降低了一個(ge) 點,但是解決(jue) 不了根本問題。如果企業(ye) 都買(mai) 國產(chan) 棉的話,國產(chan) 棉花的總量又不夠。按照保守估計,今年紡織用棉至少需要1300萬(wan) 噸,但去年的國內(nei) 棉花產(chan) 量大約在800萬(wan) 噸,還是有一個(ge) 巨大的缺口。對於(yu) 產(chan) 品檔次低的中小企業(ye) ,不進行調整,今年日子肯定很難過。
對於(yu) 2008年的形勢,我們(men) 認為(wei) 有以下幾方麵對策:
一是提高紡紗的紗支。以前我們(men) 的平均紗支隻有21支,現在提高到了24到25支,但這還不夠,有條件的企業(ye) 應多做一些高檔的產(chan) 品,提高產(chan) 品附加值。
第二,多生產(chan) 混紡產(chan) 品。棉花不夠用,勢必會(hui) 麵臨(lin) 漲價(jia) ,如果開發多種纖維混紡產(chan) 品,包括功能性纖維、特種纖維等,這樣也會(hui) 有助於(yu) 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的提升。
第三,加強技術改造,淘汰落後裝備,降低用工成本。
中國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行業(ye) 協會(hui) 理事長朱民儒:加快高性能材料研發
中國的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是一個(ge) 發展很快、滲透性很強、涉及領域很廣的產(chan) 業(ye) 。紡織品不僅(jin) 僅(jin) 是穿衣、蓋被,還在各個(ge) 高科技領域裏麵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如在航天航空、軍(jun) 工材料等方麵,這裏用到的就是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截至2007年,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一直以很高的速度發展,但同時也有很多工作要做。
去年,中國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在可持續經濟發展方麵做了很多的工作,在節能降耗和環保方麵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新的一年對於(yu) 行業(ye) 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麵,我國的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生產(chan) 在高速發展,但同時人才的培養(yang) 速度卻遠遠跟不上企業(ye) 和行業(ye) 的發展速度。因此,在2008年,我們(men) 要加大人才的培養(yang) 力度。通過定向培訓,提高高級管理人員、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營銷人員和產(chan) 品設計人員的素質,為(wei) 行業(ye) 更好地服務。
還有一個(ge) 就是要擴大宣傳(chuan) ,使更多的人了解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1998年的抗洪救災,人們(men) 對防水基布有了一定認識;2003年的“非典”,大家對醫護人員的防護隔離服有了一個(ge) 認識。但這還遠遠不夠,下一步,我們(men) 還要繼續擴大宣傳(chuan) ,使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企業(ye) 得到社會(hui) 和行業(ye) 的更多關(guan) 注。
中國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在2008年仍會(hui) 得到快速穩定的發展。這一年來,我接觸到的很多紡織企業(ye) ,都把注意力轉向了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領域。這一方麵跟中國紡織行業(ye) 的結構調整有關(guan) 。另一方麵,也因為(wei) 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的增長速度比較快,利潤也比較高。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同時也要注意到,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基礎性研究還很欠缺。因此,我希望不管是政府、協會(hui) ,還是企業(ye) ,都應在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的原料開發等方麵多下一些功夫。因為(wei) ,我們(men) 國家在高性能材料方麵基本上還是依賴進口,隻有很少產(chan) 品能夠做到產(chan) 業(ye) 化。令人比較欣慰的是,近兩(liang) 年,在一些企業(ye) 有了一些資本積累之後,已經開始將更多的精力和財力投入到研發上。
中國毛紡織行業(ye) 協會(hui) 理事長彭燕麗(li) :原料和價(jia) 格是行業(ye) 發展不利因素
毛紡織也是我們(men) 紡織中傳(chuan) 統的行業(ye) ,雖然規模不是很大,但是在全球毛紡織產(chan) 業(ye) 當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毛紡織行業(ye) 的結構轉型、企業(ye) 洗牌的速度比較快,麵對國際上的激烈競爭(zheng) ,也湧現出了一批非常有競爭(zheng) 力的企業(ye) 。應該說,毛紡織行業(ye) 的產(chan) 業(ye) 鏈還是比較完整的。
除了全行業(ye) 所麵臨(lin) 的共性問題外,2007年,我覺得毛紡行業(ye) 遇到最嚴(yan) 重的是原材料漲價(jia) 的問題。
由於(yu) 中國的毛紡織工業(ye) 是世界最大的,世界上35%的羊毛都在中國加工,而18%的羊毛產(chan) 品也在中國消費。所以,我們(men) 有一個(ge) 非常大的市場。但是我們(men) 遇到的比較致命的問題,就是我們(men) 的羊毛原料大概有75%以上依賴進口。所以,這些年澳大利亞(ya) 、新西蘭(lan) 等南半球的國家遇到了幹旱、口蹄疫等一些災害,導致羊毛產(chan) 量有所下降,這對於(yu) 我們(men) 這個(ge) 行業(ye) 的原料成本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按照南京羊毛市場行情,去年的羊毛價(jia) 格大約上漲了20%,另一方麵,在羊毛主要產(chan) 地國家的供應過程中,除了生產(chan) 量減少之外,這些國家的外匯兌(dui) 美元都呈現出升值態勢,而且升得非常快。比如說澳大利亞(ya) 的澳元兌(dui) 美元,上漲幅度一度達到了10%以上。因此,基本上抵消掉了人民幣兌(dui) 美元匯率升高帶來的進口好處。因此,對於(yu) 我們(men) 整個(ge) 行業(ye) 來講,涉及到原料的產(chan) 量和價(jia) 格這兩(liang) 個(ge) 因素,都是我們(men) 所不能控製的。
當然,我們(men) 也有一些比較好的基礎優(you) 勢。首先,毛紡織是一個(ge) 產(chan) 業(ye) 鏈相對比較完整的行業(ye) 。從(cong) 原料、毛線、麵料到服裝的加工,我們(men) 都一應俱全,從(cong) 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成本壓力;其次,羊毛纖維在紡織行業(ye) 算是比較高檔的纖維,企業(ye) 比較重視研發的投入和新產(chan) 品的開發。較高的附加值,很好地弱化了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給企業(ye) 和行業(ye) 帶來的影響。所以,雖然我們(men) 毛紡織行業(ye) 的增長速度並不快,甚至低於(yu) 全行業(ye) 的平均增長水平,但毛紡織行業(ye) 的效益和運行質量並不差。
2008年,同樣的原料漲價(jia) 問題仍然沒有解決(jue) ,價(jia) 格方麵仍會(hui) 有較大的壓力。在這種形勢下,我們(men) 毛紡織行業(ye) 就需要更加重視品牌的推廣,加大品牌創新的力度。如獲得“創新人物”稱號的紗線企業(ye) 新澳集團,就在“做世界上最好的紗線供應商”方麵做了很多工作。像一些知名品牌:江蘇陽光、如意集團、鄂爾多斯等,也在醞釀進行差異化的生產(chan) ,注冊(ce) 了很多不同的品牌。這些好的企業(ye) 以自己的創新行為(wei) 為(wei) 行業(ye) 作出了榜樣,對於(yu) 整個(ge) 行業(ye) 的技術進步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對於(yu) 多數缺乏核心競爭(zheng) 力的企業(ye) 來說,從(cong) 行業(ye) 協會(hui) 的角度,我們(men) 要重點抓一批科技成果的轉化。總結推廣一些先進、成熟的科學技術,推動和提高企業(ye) 的創新能力。另外,在管理方麵也要更加精細,在信息化方麵做得更好。
總的來說,2008年對於(yu) 中國毛紡織行業(ye) 來講,肯定是非常嚴(yan) 峻的一年。但是經過這麽(me) 多年的市場洗禮,我覺得我們(men) 的好企業(ye) 應當能夠應對這些困難,在明年的今天仍會(hui) 有一個(ge) 好收成。
中國服裝協會(hui) 副會(hui) 長魏林:品牌有特色,才能立足市場
服裝分國際市場和國內(nei) 市場,就是一個(ge) 出口,一個(ge) 內(nei) 銷。
在出口方麵,鑒於(yu) 政策和市場的變化,2008年對於(yu) 中小出口企業(ye) 來說,麵臨(lin) 的將是一場寒流。因為(wei) 人民幣升值、退稅降低、員工工資增長,以及各種原料的漲價(jia) 等因素,可能會(hui) 有一些企業(ye) 出現暫時休眠,甚至關(guan) 閉。當然也有另一種趨勢,就是一批優(you) 秀的、有規模的出口企業(ye) ,在這個(ge) 過程中會(hui) 頂住寒流,繼續發展。因為(wei) 他們(men) 的管理水平、質量水準、接單能力,以及他們(men) 的信用程度很高。
此外,產(chan) 業(ye) 集中度有可能會(hui) 適當地加大,出口方麵仍然會(hui) 繼續增長,但不會(hui) 像2007年這麽(me) 大。對於(yu) 服裝行業(ye) 來說,尤其對於(yu) 出口企業(ye) ,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顯得尤為(wei) 重要。也就是說,從(cong) 過去的單純追求數量的增長,規模的擴大,轉向求質、求單件價(jia) 值的增值、求檔次的提高。
從(cong) 國內(nei) 市場來說,我覺得突出一點,就是品牌。可以說,在服裝消費品市場中,品牌應該是一種主要的商業(ye) 形態。而這個(ge) 商業(ye) 形態,它已經被大家都認可,並占據了大半壁江山,以後它還會(hui) 進一步地擴展。
目前,中國的品牌有很多,但國內(nei) 品牌和國際品牌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差距在哪呢?我認為(wei) 我們(men) 的特點不鮮明。因為(wei) 你一開始走的路是模仿,是拷貝過來的,並沒有真正掌握一個(ge) 品牌運作核心的東(dong) 西,也沒有真正破解它這個(ge) 遊戲規則,或者說真正駕馭品牌。因此,我們(men) 需要不斷創新。我認為(wei) 品牌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你不能跟別人一樣。同質化不叫品牌,像我們(men) 產(chan) 業(ye) 集群裏,一出幾十個(ge) 品牌、幾百個(ge) 品牌,但又差不多。特點、特色怎麽(me) 形成?這就是我們(men) 下一步要真正地去學習(xi) 、破解、借鑒、努力的方麵。
另外,從(cong) 國內(nei) 來說,社會(hui) 寬鬆、人民富裕、經濟增長、文化多元,包括消費者的審美觀改變,口味越來越挑剔了,都在追求個(ge) 性,追求符合自己文化認同、形式吻合的產(chan) 品、品牌。所以我們(men) 從(cong) 業(ye) 者就必須能提供這種產(chan) 品,如果你提供不了,那麽(me) 可能國外的牌子就進來了。
總之,我們(men) 的服裝行業(ye) 是中國紡織行業(ye) 最大的行業(ye) ,它的出口和內(nei) 銷都占很大的市場。但是,我們(men) 的弱勢是缺乏自己有影響力的品牌。所以,對於(yu) 服裝行業(ye) 來說,加快品牌發展速度,提升品牌實力,做出有特色的品牌,才是真正的品牌之路。
瑞士歐瑞康集團CEO福格倫(lun) 德:加強自身調整應對市場波動
雖然中國紡織行業(ye) 一直持續增長,中國的人均纖維消費量和人口增長迅速,但是在歐洲和德國收到的中國訂購紡織機械的訂單卻變化很大。作為(wei) 紡織機械生產(chan) 廠家,在過去多變的市場裏,我們(men) 仍實現了穩步增長。但麵對未來紡織市場的波動,我們(men) 如何應對呢?
瑞士歐瑞康集團采取了四方麵的步驟。第一步就是創新;第二個(ge) 就是靈活性;第三個(ge) 就是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第四個(ge) 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時時地關(guan) 注最終產(chan) 品的質量。
首先,我們(men) 在研發上要有長遠的目標。不能隻是采用簡單戰術,或者是簡單的實行措施,那樣隻能應對今後1-2年的情況。如果我們(men) 想要應對20年或更長遠的發展,就一定要有戰略規劃和對策。就要不斷地對20年後的發展狀況進行判斷,而且進行不斷地調整。我們(men) 把這稱之為(wei) 創新構想,就是說為(wei) 了使我們(men) 能夠在20年後仍有發展,今天就要為(wei) 20年後的發展做好相應的準備。
比如,在慕尼黑的紡機展上,我們(men) 展示了20年後的技術發展。今後20年,生產(chan) 效率、單位產(chan) 量的生產(chan) 成本和它的耗能成為(wei) 至關(guan) 重要的因素,所以我們(men) 開發了新的低耗能的POY的紡絲(si) 機,我們(men) 稱之為(wei) WINGS。
第二是靈活性。靈活性首先體(ti) 現在區域位置要有靈活性,要貼近客戶,我們(men) 在蘇州建立了工廠;其次是配置要模塊化的設計。可以根據現場和客戶的要求進行現場的搭配和配置。最後是根據市場和客戶的要求更加快速地反應,不斷地調整我們(men) 生產(chan) 的相應設備。比如,1998年我們(men) 生產(chan) 康派倍撚機,2004年是豐(feng) 碩倍撚機,2008年向市場推出的是富俊倍撚機。
第三,怎樣開發和運用我們(men) 的資源,實際上就是如何降低單位成本,單位投資成本,以及提高單位產(chan) 量。實際上就要采用更先進的加工技術,如生產(chan) 無紡布有三種方法,水刺法、針刺法和熔融法。如果把這幾個(ge) 方法融合在一起,就形成複合工藝技術,可以使它達到非常高的效率和更高的質量。
第四,就是怎樣生產(chan) 更高質量的產(chan) 品。在過去,完全采用手工的方法來進行紡織的話,不同的操作和不同的時間會(hui) 產(chan) 生差異。在自動紡織機裏,人隻需要穿絲(si) ,剩下整個(ge) 過程全部都是由機器來完全的,保證了產(chan) 品質量的均一。另外,給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甚至要超過客戶對於(yu) 我們(men) 的期待。比如說,我們(men) 可以提供整個(ge) 流程對客房個(ge) 性化的服務,從(cong) 土建開始,到裝機,到生產(chan) ,到產(chan) 品銷售。
紡織工業(ye) 將會(hui) 在變化的周期中不斷地增長,在這個(ge) 過程中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那麽(me) 我們(men) 必須要調整自己,來適應這種變化,跟上變化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