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hui) 直通車

業(ye) 界動態

衣著類價(jia) 格指與(yu) CPI反向運行 內(nei) 銷紡企要妥善解決(jue) 庫存壓力

來源:國際商報 | 發布日期:2008-02-26

    在行業(ye) 內(nei) 生產(chan) 成本壓力提升速度不斷加快的情況下,衣著類商品的出廠價(jia) 格指數與(yu) 消費價(jia) 格指數卻出現了反向運行的態勢。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這與(yu) 服裝庫存有著千絲(si) 萬(wan) 縷的密切聯係,巨量的服裝庫存已成為(wei) 眾(zhong) 多服裝企業(ye) 多年來麵臨(lin) 的一個(ge) 難以解開的死結。

  近日公布的1月份CPI和PPI數據,給不少摩拳擦掌、試圖通過轉戰國內(nei) 市場來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的紡企潑了一盆冷水。“巨大的庫存懸於(yu) 市場,在這樣一個(ge) 相對於(yu) 去年形勢更趨嚴(yan) 峻的環境下,國內(nei) 服裝價(jia) 格要想獲得一個(ge) 漂亮的逆轉,似乎隻是一廂情願。”專(zhuan) 家對記者如是解釋道。

  “出廠”“消費”指數反向運行

  “你可以跑不過劉翔,但你一定要跑過CPI。”這是2007年底網上頗為(wei) 流行的一句話。這句戲謔的話語背後,是人們(men) 對通貨膨脹的擔心與(yu) 疑問。

  一切似乎都在上漲。然而,觀察CPI包含的八大類商品,不難發現,自去年3月以來,衣著類商品價(jia) 格指數不僅(jin) 沒有追隨CPI上揚,反而是一路下跌。

  國家統計局2月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春節和雪災等因素影響,今年1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jia) 格指數(CPI)同比上漲7.1%,毫無懸念地創出11年來新高。但衣著類價(jia) 格同比卻下降了1.9%,其中服裝價(jia) 格下降..9%。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衣著類價(jia) 格的同比下降自去年3月以來一直持續至今,其中服裝類價(jia) 格的同比下降是衣著類價(jia) 格指數走低的主要原因,而衣著材料類消費價(jia) 格指數的實際表現也比較低迷。

  2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今年1月份全國工業(ye) 品出廠價(jia) 格指數(PPI),工業(ye) 品出廠價(jia) 格同比上漲6.1%,其中衣著類工業(ye) 品出廠價(jia) 格上漲2.2%。自去年6月以來,我國工業(ye) 品出廠價(jia) 格指數屢創新高,而衣著類工業(ye) 品出廠價(jia) 格漲速也是“毫不示弱”。

  通脹壓力下國內(nei) CPI及PPI數據的迭創新高並不讓人感到多少意外,然而,讓紡企擔憂的是,在行業(ye) 內(nei) 生產(chan) 成本壓力提升速度不斷加快的情況下,衣著類商品的出廠價(jia) 格指數與(yu) 消費價(jia) 格指數緣何出現了反向運行的態勢?

  巨量庫存服裝還要賣幾年?

  麵對美國次貸危機蔓延中撲朔迷離的國際市場,以及日漸頻繁的國際貿易摩擦,刺激內(nei) 需再次成為(wei) 解決(jue) 棘手經濟問題的不二法門。2008年伊始,和“從(cong) 緊貨幣政策”同樣擁有高曝光率的詞匯便是“刺激內(nei) 需”。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出口型紡織企業(ye) 轉作內(nei) 銷,內(nei) 需市場的競爭(zheng) 也日趨慘烈。

  “消費指數走低與(yu) 內(nei) 銷市場競爭(zheng) 加劇關(guan) 係緊密,”專(zhuan) 家表示,“但從(cong) 更深層次考慮,去年以來衣著類商品的這一輪消費指數下跌及出廠指數上漲,與(yu) 服裝庫存有著千絲(si) 萬(wan) 縷的密切聯係,巨量的服裝庫存已經成為(wei) 眾(zhong) 多服裝企業(ye) 多年來麵臨(lin) 的一個(ge) 難以解開的死結。”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過量庫存已成為(wei) 嚴(yan) 重影響紡織服裝行業(ye) 發展的大問題,即使那些非常成功的服裝製造和經銷企業(ye) 也難免受到庫存積壓的困擾。市場有這樣一則“笑談”:中國即使現在所有的服裝企業(ye) 都停產(chan) ,倉(cang) 庫裏的庫存加起來起碼還可以在國內(nei) 市場上賣3年。

  去年在北京召開的服裝“尾貨”交易高峰論壇上,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指出,我國服裝庫存“尾貨”總量超過3萬(wan) 億(yi) 元,且仍以每年5%的速度遞增,但盤活的總量每年僅(jin) 有100億(yi) 元。中國服裝的庫存量已經占到了產(chan) 量的20%,粗略估算約在120億(yi) 件左右。

  “如此巨大的庫存懸於(yu) 市場,國內(nei) 服裝價(jia) 格要想獲得一個(ge) 漂亮的逆轉,似乎隻是美好的一廂情願罷了。”專(zhuan) 家表示。庫存才是衣著類價(jia) 格指數與(yu) CPI背道而馳的關(guan) 鍵所在。

  既然同樣麵對庫存壓力,為(wei) 何衣著類商品出廠價(jia) 格指數與(yu) 消費價(jia) 格指數卻表現各異呢?庫存主要分兩(liang) 大類,即廠家庫存和渠道庫存,目前過季或檔次較低的庫存“尾貨”大多集中在渠道這一環節。遠遠脫離了成本價(jia) 的庫存“尾貨”,其低廉的價(jia) 格很難讓一般消費者說“不”,這對於(yu) 服裝整體(ti) 消費價(jia) 格的壓製十分明顯。反觀生產(chan) 企業(ye) ,快速出清尾貨給渠道商,輕裝上陣已成為(wei) 共識,“這樣,衣著類產(chan) 品出廠價(jia) 格受到行業(ye) 巨大庫存的影響要小很多”。

  看待內(nei) 需市場需要冷靜“自己辛苦一年賺來的錢,幾乎都跑到倉(cang) 庫裏去了。”江蘇南京一家毛巾廠負責人趙新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言語中頗為(wei) 無奈。趙新生告訴記者,目前紡企的共識是,國內(nei) 紡織品服裝中,絕大多數商品明顯供過於(yu) 求,在行業(ye) 擴產(chan) 趨勢有增無減的情況下,今年這種態勢還在繼續加劇。

  專(zhuan) 家認為(wei) ,內(nei) 銷市場雖有其“殘酷”的一麵,但仍被業(ye) 界廣泛看好,這也符合國家政策的大方向。隻是,由於(yu) 多年來紡織行業(ye) 積累的巨大產(chan) 能需要釋放時間,紡織供過於(yu) 求狀況會(hui) 在一個(ge) 較長時期內(nei) 存在,因此,內(nei) 需的開拓,樂(le) 觀中更需一份謹慎,需要有關(guan) 方麵采取全方位的措施,比如給價(jia) 格戰日趨激烈的內(nei) 銷市場降降溫,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的現代市場體(ti) 係等等,“雖然這些措施要收到成效可能需要一個(ge) 過程”。

  資深營銷企劃人艾浪滔表示,清理渠道庫存是消化紡織服裝產(chan) 品庫存的關(guan) 鍵,通常最實用的方法是將庫存一級一級地轉移下去,然後通過終端的大規模促銷,通過特價(jia) 、買(mai) 贈等手段,來促使庫存品多銷售、多出貨。除此之外,經銷商還可通過大力發展團購業(ye) 務,尋找特殊的銷售渠道,用庫存品來交換廣告,組織、參加一些有針對性的展銷會(hui) 等方式來緩解庫存壓力。


 

免責聲明:伟德国际英国對紡織貿促網上所刊登信息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請您自行甄別。由於信賴本網任何信息所產生的風險或損失均由您自行承擔,與我會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