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國內資訊

紡織業有了新定位 今後三年出口平均增長8%

    國務院24日公布《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細則》(以下簡稱"《細則》"),細則提出了明確目標:到2011年,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2000億元,年均增長10%;出口總額2400億美元,年均增長8%。並提出八大主要任務和十大政策措施。

    紡織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認為(wei) ,《細則》的最大亮點在於(yu) 對傳(chuan) 統行業(ye) 的新定位。將所謂"夕陽行業(ye) "的紡織業(ye) 提升到國民經濟的傳(chuan) 統支柱產(chan) 業(ye) 、重要的民生產(chan) 業(ye) 、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產(chan) 業(ye) 的高度上,這種新的定位和認可,意味著紡織產(chan) 業(ye) 對國家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非常重要的。這為(wei) 長遠推動紡織工業(ye) 發展提供了"政策性保障"。

    在預期2010年的目標上,要求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的要求很明確。《細則》還提出,實現產(chan) 業(ye) 結構明顯優(you) 化。纖維加工量過快增長的態勢得到明顯控製。服裝、家用、產(chan) 業(ye) 用三大終端產(chan) 品纖維消耗比例調整至49:32:19;中西部紡織工業(ye) 產(chan) 值所占比重提高到20%左右。培育100家左右具有較強影響力的自主知名品牌企業(ye) ,自主品牌產(chan) 品出口比重提高到20%。

    其次,科技支撐力顯著提高。高新技術產(chan) 品的產(chan) 業(ye) 化及應用取得顯著進展,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紡織技術裝備比重提高到50%左右,新產(chan) 品產(chan) 值率不斷提高,全行業(ye) 勞動生產(chan) 率年均提高10%。

    再次,節能減排取得明顯成效。全行業(ye) 實現單位增加值能耗年均降低5%、水耗年均降低7%、廢水排放量年均降低7%。此外,淘汰落後取得實質性進展。到2011年,淘汰75億(yi) 米高能耗、高水耗、技術水平低的印染能力,淘汰230萬(wan) 噸化纖落後產(chan) 能,加速淘汰棉紡、毛紡落後產(chan)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