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國內資訊

2015中紡聯“走出去”大會:中國紡織業依托“一帶一路”戰略加快海外生產力布局

  “國際貿易政策變革正在重塑全球紡織供應鏈,中國紡織業的發展麵臨較大挑戰。”近期,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在上海表示。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步入落實階段,加快全球布局、創造國際競爭新優勢,已成為中國紡織產業的熱門話題。
  
  2014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2984億美元,繼續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然而,勞動力、能源成本上漲以及匯率波動等因素,中國紡織業的比較優勢正在削弱。“從2009年到2014年,越南紡織品出口金額年均增速達18.6%,超過中國同期6個百分點。”王天凱說。
  
  據了解,目前,歐盟、日本通過調整關稅政策,給柬埔寨、緬甸等國紡織服裝產品零關稅或普惠關稅,加速了部分國際訂單轉移至上述國家。麥肯錫谘詢近期對美歐40個品牌服裝公司進行的調查顯示,孟加拉、越南、印度、緬甸和土耳其等國成為采購轉移的首選地。這些國家的後發優勢也引起了中國企業的關注。
  
  由於“一帶一路”建設與紡織產業部分產能的跨國轉移趨勢相契合,中國紡織產業的國際化布局也由此全麵鋪開。
  
  “每天都在辦公室看地圖,看哪個國家有投資機會。”山東如意集團董事長邱亞夫表示,從澳大利亞的卡比棉田到英國的泰勒毛紡,如意集團在海外的投資貫穿整個產業鏈。作為中巴經濟走廊的重要項目,2014年啟動的巴基斯坦工銀如意紡織服裝園目前正在積極建設中。
  
  上海紡織集團董事長童繼生說,多年來積累的成熟技術和全球營銷網絡,使得紡織業成為中國“走出去”潛力最大的產業之一。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目前正處在消費能力的騰飛期,這給中國紡織企業帶來了好機遇。
  
  今年以來,上海紡織聯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投資10億美元在非洲蘇丹建設新型紡織產業園,園區涵蓋10萬公頃棉花種植和30萬紗錠產能。“包括原料在內,我們將在海外布局製造、銷售、設計和供應配送等五大基地,最終做到全球資源、中國集成。”童繼生說。
  
  據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處長陳忠介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4年底,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在境外設立企業802家,累計對外直接投資存量40.1億美元。相比中國國內的龐大紡織產能,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空間仍然很大。
  
  “走出去和國際化是手段,不是目的,要為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服務。在走出去時要注意計算綜合成本,發揮投資目的地的優勢。”王天凱說。根據WTO數據,可以預見中期內“中國+東南亞”將繼續在世界紡織品供應鏈中處於中心地位。如天虹、百隆東方等中國紡織企業已在越南投資了約200萬錠的紡紗項目。
  
  雖然在跨國生產力布局上已經破題,但王天凱認為,中國紡織服裝企業與日本優衣庫、西班牙ZARA等行業標杆的差距並沒有縮小。在培育全球品牌、占據價值鏈高端方麵,中國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