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hui) 直通車

行業(ye) 領導縱談

朱民儒:新年度著力夯實四大基礎工作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 發布日期:2011-01-28

    “十一五”期間,中國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發展極為(wei) 迅速,產(chan) 品在交通、醫衛、篷蓋、軍(jun) 工以及航天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擴大和深化,為(wei) 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高速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同時,我們(men) 也應該看到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發展中的一些不足。首先,碳纖維、對位芳綸、聚酰胺等原材料,在質和量上跟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明顯的差距。其次,我們(men) 設備的技術精度、生產(chan) 效率和自動化水平還較低。此外,在我國的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行業(ye) ,大多數企業(ye) 都是中小型,銷售上十億(yi) 元的屈指可數,跟國外的大型企業(ye) 尚不具可比性。企業(ye) 的規模直接影響了科技研發的投入,雖然相對國內(nei) 其他行業(ye) 還是比較高,但實際上對整個(ge) 產(chan) 業(ye) 來說還稍顯不足。

    在新的一年,中國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行業(ye) 協會(hui) 將積極引導行業(ye) 著力完善以下四個(ge) 方麵的工作:

    第一,加快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行業(ye) 相關(guan) 標準的製定和修訂。標準是用來為(wei) 產(chan) 業(ye) 服務的。近幾年,中國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行業(ye) 發展極為(wei) 迅猛,相關(guan) 的工藝標準、產(chan) 品標準的製定工作顯得相對滯後。同時,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的應用涉及到社會(hui) 的各行各業(ye) ,因此在標準製定的時候,需要不同行業(ye) 的相互協作,未來我們(men) 將積極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加快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標準的製定。

    第二,加大對人才培養(yang) 的投入。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又稱為(wei) 技術紡織品,科技含量相對較高,因此人才在行業(ye) 發展中的意義(yi) 就顯得十分突出。企業(ye) 需要加大人才的引進和培養(yang) 的投入,提高產(chan) 業(ye) 的科技貢獻率。同時,也應重視管理人員的培養(yang) 。

    第三,做好知識產(chan) 權保護和品牌建設工作。中國的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企業(ye) 大都是中小企業(ye) ,沒有自己的品牌,產(chan) 品附加值不高。企業(ye) 應加大自主創新能力,尋求國家法律層麵的知識產(chan) 權保護。

    第四,搭建行業(ye) 公共服務平台。建立一個(ge) 集質量檢測、信息交流為(wei) 一體(ti) 的公共服務平台,讓社會(hui) 各種科技力量介入行業(ye) 的健康發展。同時,要扶持業(ye) 內(nei) 骨幹企業(ye) ,發揮龍頭企業(ye) 在行業(ye) 內(nei) 的影響力。


 

免責聲明:伟德国际英国對紡織貿促網上所刊登信息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請您自行甄別。由於信賴本網任何信息所產生的風險或損失均由您自行承擔,與我會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