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hui) 直通車
棉花!棉花?
山東(dong) :瘋狂棉花“退燒” 棉花企業(ye) 停購觀望
山東(dong) 省高唐縣三十裏鋪鎮周邊的村民依然清晰地記得,兩(liang) 星期前,收購棉花的幾十輛大車在通往鎮上的路口處排著隊搶購。22日,這裏成了另外一番景象。收購棉花的大車不見了,棉花收購企業(ye) 和深加工企業(ye) 也關(guan) 門歇業(ye) 。“瘋狂棉花”突然變臉,山東(dong) 省不少棉企被“閃”了一下腰。
“4.1元/斤”,這是9月初德州市部分棉花加工企業(ye) 開始收購籽棉時的價(jia) 格。之後,棉花價(jia) 格一路上漲,11月10日達到頂峰,四級籽棉收購價(jia) 7.2元/斤左右。11月11日,是棉花價(jia) 格的一個(ge) 重要轉折點,籽棉收購價(jia) 和皮棉價(jia) 格如過山車般開始下滑。22日,四級籽棉收購價(jia) 降至5.5元/斤左右,較10日那天下跌了1.7元/斤。11月21日,山東(dong) 魏橋紡織集團采購價(jia) 格再次下調800元/噸。魏橋號稱行業(ye) 的風向標,不到一個(ge) 月的時間連續多次大幅下調皮棉采購價(jia) 格。棉價(jia) 轉向,山東(dong) 省的一些棉花加工企業(ye) 已紛紛選擇停產(chan) 停購陷入觀望,棉花交易幾近停滯。
22日,臨(lin) 清市金郝莊鎮的一家紗廠門前,停著3輛賣棉花的車,有近20人在門口圍觀,一個(ge) 人手裏拿著一盒撲克。他們(men) 是收購棉花的小販,是棉農(nong) 和棉企之間的收購商。“現在沒活幹了,價(jia) 格不穩定,棉農(nong) 不願賣,現在每天到紗廠門口來探聽價(jia) 格。”收購商老李說,附近棉廠都關(guan) 門了,就兩(liang) 個(ge) 紗廠還收棉花,但收購價(jia) 都不高。在一輛車前,紗廠的負責人孟先生查看棉花後說,“一斤六塊”。老李鬱悶地說:“我這是六塊一收來的,還得倒貼?”記者了解到,聊城的高唐、臨(lin) 清十多家棉花收購兼深加工企業(ye) 都已關(guan) 門歇業(ye) 。積壓的皮棉在幾十噸至幾百噸不等。
德州市是產(chan) 棉大市,對於(yu) 棉花價(jia) 格的忽冷忽熱,德州市棉花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馬俊凱分析,這次棉花價(jia) 格持續下跌主要是美國紐約期貨交易市場棉花期貨下跌,帶動了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不斷下跌,從(cong) 而影響到國內(nei) 現貨市場上棉花價(jia) 格下跌。專(zhuan) 家還分析,此次棉花價(jia) 格下跌也與(yu) 國家出台的一係列調控政策有關(guan) 。
棉農(nong) :價(jia) 越跌越舍不得賣
“啥都在漲錢,就棉花跌錢,越跌越舍不得賣。”22日,記者采訪德州市夏津縣北城街道唐堤村棉農(nong) 李念香時,她這樣說。李念香家今年種了10畝(mu) 棉花,每畝(mu) 收了400斤左右。她告訴記者,她家的棉花還沒有賣,等過了春節再賣。
“棉花價(jia) 格漲到6.5元/斤時,就停滯了。”夏津縣北城街道李劉莊的村支書(shu) 劉玉水告訴記者,棉農(nong) 們(men) 盼著價(jia) 格繼續上漲,加工企業(ye) 認為(wei) 棉價(jia) 太高,不來收購,就這樣村子裏已經20多天沒有進行棉花交易了。“低於(yu) 6元/斤,棉農(nong) 根本接受不了,舍不得賣。”劉支書(shu) 說。李劉莊220戶人家全部都種棉花,到目前為(wei) 止,村裏隻有兩(liang) 戶人家賣了棉花,其他村名都還囤著呢。
聊城市高唐縣三十裏鋪鎮五神廟村是一個(ge) 棉花種植大村,該村幾乎家家戶戶種棉花,一般每家種十多畝(mu) 。“我家種棉花十幾年,從(cong) 沒有遇到過這麽(me) 高的行情,每斤7.5元的時候,我家的棉花沒摘完,想賣時價(jia) 格又跌下來了。”村民杜女士無奈地說,家中還存著六千多斤棉花,但現在不舍得賣,隻能等著再次漲價(jia) 。
記者走訪聊城市高唐縣三十裏鋪五神廟村、曲莊村以及金郝莊鎮了解到,多數棉農(nong) 的棉花都沒有賣出去,由於(yu) 價(jia) 格下跌,很多人家都存了兩(liang) 三千斤棉花等著再次漲價(jia) 。
棉企:囤積皮棉損失不小
在高唐祿豐(feng) 棉業(ye) 有限公司,經理王玉友正躺在床上,床頭放著兩(liang) 盒藥,因為(wei) “工廠停工一個(ge) 多星期了”。王玉友說,原來按每斤7塊錢收的棉花,加工成皮棉,成本價(jia) 是每噸3萬(wan) 多元,現在隻能賣到2.6萬(wan) 左右,公司積壓了近40噸皮棉,現在賣就得賠上近20萬(wan) 。“愁得我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隻能吃安眠藥才能睡著。”除了等待,王玉友也沒辦法。在高唐廣益棉業(ye) 有限公司院內(nei) ,記者看到廠裏堆著兩(liang) 米多高的皮棉。公司經理劉立忠介紹,公司積壓300多噸皮棉,成本價(jia) 在每噸29000多元,現在每噸價(jia) 格在27000元左右,如果現在出手的話,得賠60多萬(wan) ,他希望價(jia) 格能高上去,至少要保本。
高唐曲莊村的曲廣勇也經營一個(ge) 棉廠,平時收棉花深加工,但已經關(guan) 門多天。“收棉花的成本太大,當初是貸的款,加工出來皮棉一噸成本價(jia) 就3萬(wan) 多,但現在才賣到兩(liang) 萬(wan) 六七左右。”曲廣勇說,幾個(ge) 棉花收購兼深加工企業(ye) ,目前都積壓了三四百噸的皮棉。
記者了解到,高唐、臨(lin) 清十多家棉花收購兼深加工企業(ye) ,都已關(guan) 門歇業(ye) 。積壓的皮棉在幾十噸至幾百噸不等。
“根本沒有棉花可以收啊,棉農(nong) 不賣,沒有辦法,隻能觀望了。”武城縣第一棉廠經理劉憲清告訴記者,收購不到棉花。“我們(men) 工廠停工一個(ge) 多星期了。”劉經理說。
劉經理還告訴記者,目前大部分加工企業(ye) 都有囤貨,“之前高價(jia) 收購的,現在價(jia) 格跌了,存貨的損失很大。”劉經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第一棉廠現在有存貨700噸,按之前購買(mai) 的價(jia) 格,現在每噸虧(kui) 損了2000元。“這一算就損失了140萬(wan) 呢。”
“4.1元/斤”,這是9月初德州市部分棉花加工企業(ye) 開始收購籽棉時的價(jia) 格。之後,棉花價(jia) 格一路上漲,11月10日達到頂峰,四級籽棉收購價(jia) 7.2元/斤左右。11月11日,是棉花價(jia) 格的一個(ge) 重要轉折點,籽棉收購價(jia) 和皮棉價(jia) 格如過山車般開始下滑。22日,四級籽棉收購價(jia) 降至5.5元/斤左右,較10日那天下跌了1.7元/斤。11月21日,山東(dong) 魏橋紡織集團采購價(jia) 格再次下調800元/噸。魏橋號稱行業(ye) 的風向標,不到一個(ge) 月的時間連續多次大幅下調皮棉采購價(jia) 格。棉價(jia) 轉向,山東(dong) 省的一些棉花加工企業(ye) 已紛紛選擇停產(chan) 停購陷入觀望,棉花交易幾近停滯。
22日,臨(lin) 清市金郝莊鎮的一家紗廠門前,停著3輛賣棉花的車,有近20人在門口圍觀,一個(ge) 人手裏拿著一盒撲克。他們(men) 是收購棉花的小販,是棉農(nong) 和棉企之間的收購商。“現在沒活幹了,價(jia) 格不穩定,棉農(nong) 不願賣,現在每天到紗廠門口來探聽價(jia) 格。”收購商老李說,附近棉廠都關(guan) 門了,就兩(liang) 個(ge) 紗廠還收棉花,但收購價(jia) 都不高。在一輛車前,紗廠的負責人孟先生查看棉花後說,“一斤六塊”。老李鬱悶地說:“我這是六塊一收來的,還得倒貼?”記者了解到,聊城的高唐、臨(lin) 清十多家棉花收購兼深加工企業(ye) 都已關(guan) 門歇業(ye) 。積壓的皮棉在幾十噸至幾百噸不等。
德州市是產(chan) 棉大市,對於(yu) 棉花價(jia) 格的忽冷忽熱,德州市棉花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馬俊凱分析,這次棉花價(jia) 格持續下跌主要是美國紐約期貨交易市場棉花期貨下跌,帶動了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不斷下跌,從(cong) 而影響到國內(nei) 現貨市場上棉花價(jia) 格下跌。專(zhuan) 家還分析,此次棉花價(jia) 格下跌也與(yu) 國家出台的一係列調控政策有關(guan) 。
棉農(nong) :價(jia) 越跌越舍不得賣
“啥都在漲錢,就棉花跌錢,越跌越舍不得賣。”22日,記者采訪德州市夏津縣北城街道唐堤村棉農(nong) 李念香時,她這樣說。李念香家今年種了10畝(mu) 棉花,每畝(mu) 收了400斤左右。她告訴記者,她家的棉花還沒有賣,等過了春節再賣。
“棉花價(jia) 格漲到6.5元/斤時,就停滯了。”夏津縣北城街道李劉莊的村支書(shu) 劉玉水告訴記者,棉農(nong) 們(men) 盼著價(jia) 格繼續上漲,加工企業(ye) 認為(wei) 棉價(jia) 太高,不來收購,就這樣村子裏已經20多天沒有進行棉花交易了。“低於(yu) 6元/斤,棉農(nong) 根本接受不了,舍不得賣。”劉支書(shu) 說。李劉莊220戶人家全部都種棉花,到目前為(wei) 止,村裏隻有兩(liang) 戶人家賣了棉花,其他村名都還囤著呢。
聊城市高唐縣三十裏鋪鎮五神廟村是一個(ge) 棉花種植大村,該村幾乎家家戶戶種棉花,一般每家種十多畝(mu) 。“我家種棉花十幾年,從(cong) 沒有遇到過這麽(me) 高的行情,每斤7.5元的時候,我家的棉花沒摘完,想賣時價(jia) 格又跌下來了。”村民杜女士無奈地說,家中還存著六千多斤棉花,但現在不舍得賣,隻能等著再次漲價(jia) 。
記者走訪聊城市高唐縣三十裏鋪五神廟村、曲莊村以及金郝莊鎮了解到,多數棉農(nong) 的棉花都沒有賣出去,由於(yu) 價(jia) 格下跌,很多人家都存了兩(liang) 三千斤棉花等著再次漲價(jia) 。
棉企:囤積皮棉損失不小
在高唐祿豐(feng) 棉業(ye) 有限公司,經理王玉友正躺在床上,床頭放著兩(liang) 盒藥,因為(wei) “工廠停工一個(ge) 多星期了”。王玉友說,原來按每斤7塊錢收的棉花,加工成皮棉,成本價(jia) 是每噸3萬(wan) 多元,現在隻能賣到2.6萬(wan) 左右,公司積壓了近40噸皮棉,現在賣就得賠上近20萬(wan) 。“愁得我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隻能吃安眠藥才能睡著。”除了等待,王玉友也沒辦法。在高唐廣益棉業(ye) 有限公司院內(nei) ,記者看到廠裏堆著兩(liang) 米多高的皮棉。公司經理劉立忠介紹,公司積壓300多噸皮棉,成本價(jia) 在每噸29000多元,現在每噸價(jia) 格在27000元左右,如果現在出手的話,得賠60多萬(wan) ,他希望價(jia) 格能高上去,至少要保本。
高唐曲莊村的曲廣勇也經營一個(ge) 棉廠,平時收棉花深加工,但已經關(guan) 門多天。“收棉花的成本太大,當初是貸的款,加工出來皮棉一噸成本價(jia) 就3萬(wan) 多,但現在才賣到兩(liang) 萬(wan) 六七左右。”曲廣勇說,幾個(ge) 棉花收購兼深加工企業(ye) ,目前都積壓了三四百噸的皮棉。
記者了解到,高唐、臨(lin) 清十多家棉花收購兼深加工企業(ye) ,都已關(guan) 門歇業(ye) 。積壓的皮棉在幾十噸至幾百噸不等。
“根本沒有棉花可以收啊,棉農(nong) 不賣,沒有辦法,隻能觀望了。”武城縣第一棉廠經理劉憲清告訴記者,收購不到棉花。“我們(men) 工廠停工一個(ge) 多星期了。”劉經理說。
劉經理還告訴記者,目前大部分加工企業(ye) 都有囤貨,“之前高價(jia) 收購的,現在價(jia) 格跌了,存貨的損失很大。”劉經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第一棉廠現在有存貨700噸,按之前購買(mai) 的價(jia) 格,現在每噸虧(kui) 損了2000元。“這一算就損失了140萬(wan) 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