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hui) 直通車
宏觀經濟信息
厲以寧:宏觀調控政策不能變
在北京舉(ju) 行的《中國會(hui) 計報》創刊一周年暨首屆中國財會(hui) 論壇上,厲以寧圍繞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發表了主題演講。
厲以寧說,當前我國經濟企穩向好,但經濟基礎還不穩固,因為(wei) 目前的經濟回升主要是靠投資拉動的,而投資屬於(yu) 中間需求,不是最終需求,終端消費不擴大,經濟基礎難以穩固。而且,目前投資中主要以政府投資為(wei) 主,民間投資還應當繼續拉動。此外,盡管二季度經濟指標總體(ti) 不錯,但用電量、集裝箱吞吐量、公路上貨櫃車的通行量以及廠房閑置率等經濟指標並不令人滿意。
厲以寧認為(wei) ,積極的財政政策在這次經濟回暖中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現在遠不是改變積極的財政政策的時候。下一步,政府應該從(cong) 以政府投資帶動民間投資、以政府投資拉動消費、進一步增強經濟增長的後勁三個(ge) 方麵來更好地發揮積極的財政政策的作用。
厲以寧同時指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近期也不能改,但在適度上要把握好分寸。當前出現的通脹風險加大等問題主要原因在信貸結構,而不在信貸總量。因此,下一步貨幣政策應側(ce) 重於(yu) 調整信貸結構。
針對當前仍不景氣的外需,厲以寧說,防止外需下降仍然十分重要,但要看到出口退稅的調整空間很小了,進一步降低出口成本也麵臨(lin) 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關(guan) 鍵在於(yu) 改變外貿思路,要充分利用現在的外匯儲(chu) 備,鼓勵企業(ye) 走出去,用商業(ye) 信貸推動產(chan) 品外銷,借助海外工程項目帶動商品銷售。
危急之下,企業(ye) 應該如何應對?厲以寧認為(wei) ,企業(ye) 不僅(jin) 要看到“危”,更要看到“機”。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包括醫療衛生、信息化四大領域都將成為(wei) 我國新一輪經濟增長的突破口,蘊含了未來發展的機遇。企業(ye) 要及時掌握宏觀經濟形勢,拓展思路,利用危機做好人才、資本和新產(chan) 品的儲(chu) 備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