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hui) 直通車

紡織品服裝進出口分析

政策調整初見成效 出口“噴井”時代結束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明年或將平穩增長

來源:國際商報 | 發布日期:2007-12-24
    外貿政策的調整和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讓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逐漸回歸平穩。展望2008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形勢,中國海關(guan) 總署相關(guan) 官員表示,“噴井”時代已經結束,預計明年將保持較為(wei) 平穩的增長格局。
    
    外貿政策調整  出口增速減緩
    
    基於(yu) 特有的勞動力成本優(you) 勢,紡織品服裝長期以來都是我國出口的強勢項目。自2003年起,中國紡織品出口一直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出口額不斷攀升,短短數年間便從(cong) 2003年的790億(yi) 美元增長至2006年的1440億(yi) 美元。尤其是2006年,中國紡織品服裝進出口達到了1620.6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2.6%,占全國貨物貿易總額的9.2%。其中,出口1440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5.2%;全年實現順差1259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8.6%,占全國貨物貿易總順差的70.9%。
    
    雖然,紡織品服裝貿易年年攀升的順差為(wei) 我國創匯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其“爆炸式”的增長也引起國外指責,以至貿易摩擦和爭(zheng) 端頻頻發生。今年以來,我國政府調整了一係列政策措施以平衡順差、擴大進口,紡織品服裝貿易的熱度也由此“冷卻”下來。
    
    據海關(guan) 總署宣傳(chuan) 處周先生介紹,2007年我國政府全麵調整了對外貿易政策,以縮小順差、擴大進口的政策取向,取代了多年來以出口為(wei) 導向的外貿策略;進一步降低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稅率,提高了加工貿易的門檻,加大了環保、節能等強製措施的實施力度。外貿政策不斷調整加上人民幣匯率不斷升值,以及國際市場競爭(zheng) 日益激烈、貿易摩擦日趨頻繁,都使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麵臨(lin) 著十分複雜的局麵。但鑒於(yu) 中國在紡織品服裝國際競爭(zheng) 中的比較優(you) 勢,海關(guan) 總署預計在2008年及未來幾年內(nei) ,作為(wei) 中國第一大出口行業(ye) 的紡織品服裝將步入穩步增長期。
    
    據海關(guan) 總署統計數據顯示,在國家政策調控之下,今年1月至8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共計1117.3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9.5%,但總的出口數量在下降,出口增速同比回落5.2%,呈現出增幅回落、量減價(jia) 升的現象。
    
    外部環境改變  出口壓力巨大
   
     “從(cong) 國內(nei) 紡織行業(ye) 發展的大背景來看,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井噴’式發展時代已基本結束,今後將難以在規模上繼續形成大的突破,將逐漸向淡化總量、注重質量的方向發展。”周先生認為(wei) ,紡織品服裝出口數量的爆炸式增長會(hui) 產(chan) 生很多問題,企業(ye) 應將目光從(cong) “量”轉到“質”上來,因為(wei) 整個(ge) 出口的外部環境都已經變了。
   
     “人民幣的持續升值擊中了紡織品服裝出口的要害。盡管企業(ye) 事先已經預料到人民幣升值,也通過訂單談判和內(nei) 部調整化解了一部分負麵影響,但是紡織行業(ye) 規模以上企業(ye) 今年1月至8月的利潤還是因此減少了96億(yi) 元,全行業(ye) 利潤損失也達到306億(yi) 元。”周先生說。
    
    另外,嚴(yan) 峻的國際貿易環境也對紡織品服裝出口構成現實挑戰。周先生表示,前不久,包括歐洲服裝紡織組織在內(nei) 的歐盟十大行業(ye) 組織致信歐委會(hui) 主席巴羅佐,抱怨歐盟政府執行反傾(qing) 銷政策不力,預示著歐盟產(chan) 業(ye) 界可能在今後掀起新一輪反傾(qing) 銷浪潮。美紡織業(ye) 界隨後也提出了所謂針對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wei) ”的9點建議,鼓動其政府加大、加快對中國紡織服裝實施反傾(qing) 銷、反補貼的力度。
    
    “反傾(qing) 銷、反補貼措施對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危害要比單純的數量限製大得多。一旦開始啟動調查,將嚴(yan) 重打擊進口商信心,中國紡織品服裝在歐美市場的份額將遭到嚴(yan) 重削弱。”周先生解釋道。
    
    生產(chan) 要素成本,特別是勞動力成本上升,也削弱了紡織品出口企業(ye) 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zheng) 力。據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介紹,部分東(dong) 南亞(ya) 國家已經開始和中國在低附加值產(chan) 品上進行角逐。
    
    “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放慢腳步是必然的,因為(wei) 今年國家外貿政策調整和出口外部環境的轉變已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用為(wei) ‘噴井’時代的結束而惋惜,迎來的可能會(hui) 是一個(ge) 更加穩定的發展局麵。”周先生分析道。
    
    記者手記:
    
    今年,我國對於(yu) 紡織品服裝出口政策的調整,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化,的確在控製出口、抑製順差方麵起到了不小作用,不少企業(ye) 向記者表示如今生意不好做,工廠甚至還徘徊在生死線上。我國紡織行業(ye) 真的陷入了重重困境嗎?
    
    其實不然,長遠來看我國紡織行業(ye) 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這個(ge) 空間更強調是模式創新與(yu) 行業(ye) 升級。“噴井”時代確實已經過去,但這並不意味著倒退。相反,可能又是一次轉型的開始,一個(ge) 更大的發展契機,也是中國海關(guan) 總署判斷我國紡織品服裝貿易今後穩步增長的由來。
    
    另外,紡織品服裝業(ye) 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其低耗能、高就業(ye) 、與(yu) 農(nong) 業(ye) 密切相關(guan) 、出口創匯等特征符合中國國情——勞動力資源豐(feng) 富,失業(ye) 率高,就業(ye) 壓力大;自然資源少,能源短缺;“三農(nong) ”問題嚴(yan) 重;高科技領域落後,需要大量進口先進技術和裝備。因此,我們(men) 決(jue) 不能阻礙這個(ge) 行業(ye) 的發展步伐,而是要將不利因素看作是對行業(ye) 的鞭策。
記者認為(wei) ,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形勢的改變不是壞事,不是完結,而是在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之路,讓紡織品服裝企業(ye) 走得更紮實而已

 

免責聲明:伟德国际英国對紡織貿促網上所刊登信息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請您自行甄別。由於信賴本網任何信息所產生的風險或損失均由您自行承擔,與我會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