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尋求產業更大發展空間
——陳健 全國政協委員/原商務部副部長
各位來賓,各位領導,我很高興(xing) 參加這次中國紡織產(chan) 業(ye) 實施“走出去”戰略交流大會(hui) ,這次會(hui) 議開得十分及時,十分重要,雖然它不是一次工作會(hui) 議,但是它能夠起到工作會(hui) 議一樣的效果。
紡織行業(ye) 在中國的發展曆史上,曾經為(wei) 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一點是沒有任何懷疑的。在當年,紡織行業(ye) 為(wei) 中國整個(ge) 經濟GDP的增長,為(wei) 中國的進出口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那麽(me) 麵臨(lin) 新的形勢,確實存在著一個(ge) 進行戰略結構調整的問題,從(cong) 而取得行業(ye) 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的任務。
我想在各個(ge) 行業(ye) 裏都會(hui) 同樣碰到這樣的情況,那麽(me) 麵對這樣一個(ge) 機遇,麵對這樣一個(ge) 形勢,我們(men) 應該看到,它同時存在著機遇和挑戰。
王會(hui) 長找我提出了工作方麵的要求,我這兩(liang) 天也認真地思考了一下,我們(men) 怎麽(me) 來談這個(ge) 問題,我想主要是談兩(liang) 個(ge) 方麵。
第一,當前我們(men) 所麵臨(lin) 的形勢,隻能從(cong) 大的角度點點題,不可能展開來說形勢,從(cong) 目前我們(men) 所麵臨(lin) 的大形勢來看,國際形勢有三點:
一是金融危機尚未走出困境,經濟複蘇不確定因素繼續增加。這個(ge) 問題我想不展開來說,大家都有同感,美國兩(liang) 次危機出現之後,蔓延到歐洲的主權債(zhai) 務危機,到今天為(wei) 止,我們(men) 還看不到全麵西方經濟複蘇的前景。
二是新興(xing) 經濟體(ti) 發展潛力較大,但是發展速度在減緩。從(cong) 目前世界整個(ge) 經濟發展情況來看,新興(xing) 經濟體(ti) 確實存在著很大的發展空間。在前不久舉(ju) 行的金鑽五國首腦會(hui) 議,及相應的經貿部長會(hui) 、央行行長會(hui) 和財長會(hui) ,都顯示出他們(men) 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但是由於(yu) 受到了西方金融危機的影響,他們(men) 的發展也受到了很大的製約。
三,在目前世界經濟危機的情況下,各國的宏觀經濟政策趨向於(yu) 益己。多邊主義(yi) ,遇到了很大的挑戰,與(yu) 之相替代的是區域經濟合作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
我想國際形勢就這三點大的方麵,西方危機依然存在,新興(xing) 國家受到製約,在此情況下,各國的經濟政策趨向於(yu) 利己,多邊主義(yi) 受到很大的挑戰,那麽(me) 相替代的是區域經濟合作,以美國TPP為(wei) 代表的各國的區域經濟合作的步伐在加快。
從(cong) 國內(nei) 形勢來看,歸結起來也是三點。
一是經濟結構、產(chan) 業(ye) 結構的調整壓力加大。大概從(cong) 目前我們(men) 每個(ge) 行業(ye) 看,都麵臨(lin) 著艱巨的結構調整的任務。
二是國內(nei) 經濟從(cong) 目前看,普遍的生產(chan) 成本上升,地價(jia) 、人工費用、原材料價(jia) 格都在上升。紡織行業(ye) 在這個(ge) 問題上,我想體(ti) 會(hui) 是相當深的。
三是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空間有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空間都已經比較有限,需要釋放改革的紅利,從(cong) 而促進中國經濟大的發展。
那麽(me) 在這樣一個(ge) 大的國內(nei) 外形勢下,紡織業(ye) 又麵臨(lin) 著結構調整的艱巨任務,確實是值得我們(men) 很好研究的。
我認為(wei) 這種形勢下,既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很大的發展機遇,也會(hui) 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挑戰。我們(men) 正是在這樣一種形勢下,來共同研究,應對我們(men) 行業(ye) 中出現的問題,從(cong) 而使得行業(ye) 結構有一個(ge) 較大的變化。
來之前,我看了一下中國的生產(chan) 能力。從(cong) 目前來看,大數上,中國的纖維產(chan) 量大概占世界的半壁江山,差一點點。中國作為(wei) 紡織業(ye) 大國,在目前的結構調整這樣一個(ge) 曆史階段,我們(men) 應當怎麽(me) 來思考這個(ge) 問題。
下麵講第二個(ge) 問題。
第二,應對這樣一種形勢,我們(men) 應當采取什麽(me) 樣的對策?
今天的會(hui) 議叫“走出去”,但是我想在開放型經濟的條件下,我們(men) 一定把“走出去”和“引進來”要結合起來考慮,紡織業(ye) 的調整也必然麵臨(lin) 著“走出去”和“引進來”兩(liang) 個(ge) 方麵的結合。
那麽(me) 下一步的工作麵對這樣的形勢,我想主要做好兩(liang) 方麵的工作。
其一,要切實做好規劃。
剛剛我問到王會(hui) 長,我們(men) 中國紡織工業(ye) 聯合會(hui) 還有一個(ge) 規劃院,這是很重要的一支力量。所謂做好規劃,就是麵對中國這麽(me) 樣一種產(chan) 能和力量,麵對全球的形勢,我們(men) 的規劃應當怎麽(me) 做,我想這裏麵主要包括四個(ge) 方麵的內(nei) 容。
(1)從(cong) 宏觀上講,從(cong) 中國曆史發展、中國經濟發展的曆史階段來講,中國勞動密集型的產(chan) 業(ye) ,例如紡織業(ye) ,從(cong) 解決(jue) 就業(ye) 著手,還需要保留多少,這個(ge) 數我想要算出來的,應當保留多少,如果需要保留,那麽(me) 財政就要出手來支持,因為(wei) 它的主要目的不完全是市場化的,他有社會(hui) 作用,因此這個(ge) 數要算出來。
(2)我們(men) 這個(ge) 行業(ye) 整個(ge) 升級調整,究竟需要引進什麽(me) ,我們(men) 要引進來多少,引進什麽(me) ,大家可以講好多,我想回頭會(hui) 展開來談,主要我想還是技術,品牌的問題比較複雜,我們(men) 可以再探討。
(3)我們(men) 到底應該轉移出去什麽(me) ,轉移出去多少,這個(ge) 數也是可以算出來的。
(4)我們(men) “引進來”和“走出去”主要的方向是哪裏?是什麽(me) ?
對這樣一筆大賬,在規劃的基礎上,就能夠實施的更好,在規劃的基礎上,才能使我們(men) 的工作更加減少盲目性,減少不必要的成本,這叫磨刀不誤砍柴工,這是我想我們(men) 應當做的一件事。
那麽(me) 在這個(ge) 過程當中,商務部願意幫助紡織行業(ye) 來研究做好這個(ge) 規劃,特別是“引進來”和“走出去”的規劃。
在這樣開放的條件下,其二,要切實組織好實施。會(hui) 議開完了,我們(men) 要有一些具體(ti) 的動作,如果一旦取得行業(ye) 的共識,我想我們(men) 就應該把這些工作組織好,當然“走出去”或者“引進來”,應當是一種市場行為(wei) ,但是環境營造好、組織好,這也是“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必要條件。
下一步在開放條件下,紡織業(ye) 到底應該怎麽(me) 來做。我想主要是三個(ge) 方麵。
第一,要通過對外投資並購,掌握我們(men) 紡織業(ye) 的貨源、市場以及技術管理等生產(chan) 要素。
中國金融危機之後,進出口下跌20%。我們(men) 這麽(me) 龐大的一個(ge) 出口量和進口量,如果我們(men) 對市場的掌控能力是那麽(me) 脆弱的話,對我國的經濟安全是不利的。因此今天我們(men) 來談開放條件下的紡織業(ye) 的升級改造轉軌,就必須要站起來看,全球的貨源,包括棉花,化纖等等,究竟現在掌控在哪裏?
我們(men) 不能夠完全被動的跟著國際市場走,應該站起來考慮我們(men) 是不是應該集中行業(ye) 的力量。
對大的棉花銷售商要有一定的掌控,大的棉產(chan) 區的棉花收購要有一定的掌控。當然化纖的情況更加複雜一點,我們(men) 可以另外再研究。對市場也同樣的。在全球,我們(men) 經過這麽(me) 多年的發展,已經達到4000多億(yi) 紡織品的出口,確實很大程度上是企業(ye) 自發的,也帶有一定隨意性的發展。這個(ge) 發展到今天,我們(men) 必須對我們(men) 的出口市場,要有一定程度的掌控;全球的紡織品流動究竟是多少個(ge) 管道,我們(men) 應該對那些銷售管道,要有一定的、通過貿易投資相結合的辦法有一定的掌控。
我想這個(ge) 問題大家已經議得比較多了。我舉(ju) 一個(ge) 小例子,我們(men) 紡織品的後整理技術有一些差異,這些技術在意大利、德國、法國都掌握在一些中小企業(ye) 手裏,歐洲主權債(zhai) 務危機的形勢下,他們(men) 碰到了很大壓力,孕育著我們(men) 的機遇,我們(men) 應當對這個(ge) 情況有一個(ge) 充分的了解,有計劃的對這一類企業(ye) 實施並購。當然我講的技術不光是紡織技術,也包括紡織機械技術,在這個(ge) 過程當中,也能夠得到一定的提升。
第二,通過對外投資,轉移富裕的產(chan) 能。
我和同事也在商量,有沒有可能把我們(men) 行業(ye) 的力量組織一下,因為(wei) 現在單個(ge) 的紡織企業(ye) 他們(men) 的組織是有限的,怎麽(me) 樣通過一定的組織,在境外重要的產(chan) 棉區,經過綜合調查、了解,做好基準調查的基礎上,我們(men) 實施一到兩(liang) 個(ge) 境外經貿紡織園區。放在哪裏好,行業(ye) 可以考慮。有同事提出來西非五國產(chan) 棉區,到底應該怎麽(me) 來處理,大的我不敢說,搞兩(liang) 個(ge) 園區,一個(ge) 園區200萬(wan) ,試試看,或者我們(men) 集中力量先搞一個(ge) ,願意參加的企業(ye) 參加,集中搞一個(ge) 園區,找到一級開發商先把土地弄下來,完了把生產(chan) 能力轉移過去,兩(liang) 個(ge) 開發區搞成功一個(ge) 就有示範效應,就能有計劃的轉移出去。這個(ge) 目前商務部和財政部有一個(ge) 關(guan) 於(yu) 對外經濟合作區域的政策,這個(ge) 政策希望大家能夠充分利用好。
今天到會(hui) 的,一會(hui) 兒(er) 還要發言的,我們(men) 對外投資合作司就管這個(ge) 的,也就是說做對外經貿合作區,把企業(ye) 集群式的組織起來“走出去”,國家財政給予30%的投資風險補償(chang) ,就是企業(ye) 掏1塊錢,我貼你3毛錢,我想這個(ge) 對行業(ye) 是一個(ge) 利好的消息,請大家研究。
第三,要認真做好結構調整的相關(guan) 工作。
所謂騰籠換鳥,如果我們(men) 生產(chan) 能力出去了,籠子騰出來,得把鳥引進來,這個(ge) 就是結構調整的第三步,必須要把那些籠子裏裝上鳥,放走的是麻雀,不能夠“引進來”的是比麻雀更低檔的鳥。這裏麵我們(men) 再通過前麵技術並購的過程中,我想我們(men) 逐步的發展高檔織物,發展服裝業(ye) ,從(cong) 而使得紡織業(ye) 有一個(ge) 大的提升。
紡織業(ye) 的結構調整問題,課題很大,方方麵麵也很多。我想通過我們(men) 共同努力,用集體(ti) 的智慧,共同想辦法應對這樣一種挑戰,我們(men) 一定能夠找到很好地解決(jue) 問題的方法,商務部願意為(wei) 紡織業(ye) 的走出去提供我們(men) 應有的服務。
最後,我想預祝這次會(hui) 議取得圓滿的成功,謝謝大家!